湘江風光帶上,一歲半的星星在爺爺的呵護下蹣跚學步。老人們為兒女及後輩的成長付當鋪出了很多,希望孩子長大後,能對爺爺奶奶、爸爸媽媽心存感恩。鄒麟 攝記者 聶映榮 實習生 鄧紅
  俗話說:滴水之恩,當涌泉相報。今天是美國等西方關鍵字廣告國家的“感恩節”,現在,這一節日已受到越來越多國家和人們的關註。“感恩節”,你最想感謝誰?昨日,記者在長沙街頭隨機調查採訪了45人,八成受訪者表示最想感謝父母。但大多數人表示,不論是在平日,還是在這樣的特殊日子,都不會直接用言語向他們表達感恩。專家認為,我們在懂得感恩的同時,也要懂得表達感恩,除去行為上的感恩外,偶爾用言語表達出來,對方會感受到更多溫暖。
  記者調查
  八成受訪者
  最想感謝父母
  感恩節,你最想感謝誰?昨日上午,記者在八一路和南湖大市場等地隨機採訪45人,其中36人表示最想感謝父母,占受訪者總信用貸款數的80%。
  “父母對我們付出最多,從來不求回報。”30多歲的陳先生說,小時候家裡困難餐飲設備,父母為了讓他們兄妹倆過得不比同學差,都兼職了多份工作,每天從早忙到晚。現在,他有了工作、有了家庭,但住在一起的母親為了讓他們多睡一會、吃好一點,每天一大早就起來做早餐,並送孩子上學。“幾十年下來,為我們做了這麼多,他倆沒抱怨過一句。”
  得知感恩節來臨,10歲的小學生劉戈銘也最想感謝父母。他說,他有時晚上睡不著好房網,媽媽就會守在他身邊,給他按摩。等他睡著後,爸媽怕他著涼,時常會過來給他蓋被子。“他們可能不知道,這些事情都讓我很感動。”
  老人最想感謝老伴和兒女
  大多數小孩、年輕人都最想感謝父母,那老年人最想感謝誰呢?在昨日的採訪中,老年受訪者表示,最想感謝的是老伴和兒女。
  “我最想感謝的人已經走了。”昨日上午11時許,正在八一路附近一市場買菜的李娭毑說,這輩子最想感謝的人是老伴,但老伴在3年前去世了。“結婚42年,他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我。”李娭毑說,老伴是個細心的人,平時有什麼事,只要她念叨一句,老伴就會默默記在心上,把事情做好。
  在袁家嶺公交站,黃娭毑扶著步履蹣跚的老伴下公交車,手牽著手回家。記者問他們最想感謝誰,兩人不約而同地指了指對方,笑了。
  “孩子感謝我們,其實我們也最想感謝他們。”60歲的龍娭毑告訴記者,每年的各種節日,兒子和媳婦都會儘量回來,如果沒回來,就會給她打電話或發祝福短信。在她看來,孩子們不僅讓他們感到幸福,也讓他們的生命變得完整。
  其實要感謝的人還有很多
  “除父母外,還有太多人要感謝。”22歲的李女士說,今年她最想感謝自己的幾個閨蜜。她今年從山東大學畢業,獨自一人來長沙工作。由於最開始這裡沒有什麼親朋好友,工作和生活上的巨大壓力讓她不知所措。幸運的是,身在外地的幾個閨蜜總願意在電話里聽她吐槽,並耐心開導她。“現在感覺有動力了,是她們讓我堅持下來的。”
  “想對那些愛護環境的市民說聲謝謝。”負責袁家嶺附近清掃工作的環衛工人彭先生說,這兩年來,亂扔垃圾的市民越來越少,工作也沒那麼累了。
  “我會感謝挫折和逆境。沒有這些,我們難以進步和成長,無法發現自己原來這麼強大。”24歲的瑜伽教練向女士告訴記者,瑜伽中有一堂課叫“感恩的冥想”,講的是一個人為什麼會煩躁、會抱怨,是因為我們把很多輕易得到的東西都看成是理所當然,而不是去感恩。“我們應該感謝自己所擁有的。”
  感恩方式
  打電話發短信最流行
  最近,一家網站做了一項關於感恩節的問卷調查,結果顯示,45.5%的人會選擇“打電話”、“發短信”的方式表示感恩,另有21.59%的人選擇“一起進餐”。
  “明天我就給爸媽打個電話。”在長沙打工的周先生說,他老家在廣西,每年很少回去。父母生日或過節沒回去,他都會打電話問候一下。他說,感恩節並非中國的傳統節日,父母可能也並不知道有這個節日,但他還是會特意打個電話給父母。
  和父母都住在長沙的曾先生則說,平時工作太忙,很少好好陪父母,父母也總是讓他以工作為重。感恩節里,他想多陪父母聊聊天,一起好好吃頓飯。
  “明天早上起來給他們一個大大的擁抱,然後告訴爸媽,謝謝他們為我的成長付出那麼多。”9歲的小學生王雅說,這是她感恩節的小計劃。另一位小學生劉戈銘則說,自己可能會寫一封信,在今天親手交給媽媽。
  想謝父母卻難說出口
  “很少把自己心裡的感謝說給他們聽。”30多歲的陳先生說,這麼多年來,他只在自己婚禮上,向父母面對面說過感謝的話。他說,把感恩的話說給自己最想感恩的人聽,算是一件難事。“不知道為什麼,就是說不出口,可能是心裡認為對父母沒必要說出來吧。”
  在昨日的採訪過程中,這樣的說法極為普遍。有20多名受訪者表示,會在感恩節給父母打電話、發短信,但其中超半數的人說,不會在電話、短信里直接表達感恩,比如“我愛您”、“謝謝您為我付出這麼多”之類的話語。
  “父母的恩情哪是一兩句話能說清楚的?”市民周先生說,感恩節到來,他會和平常一樣問候父母,讓他們多註意身體,但不會向父母說感謝的話。
  曾先生認為,儘量為父母提供好的生活條件,讓他們過得舒心,同時把自己的身體也照顧好,讓父母少擔心,做好這些才最實在。記者問他,是否偶爾把感恩之心表達出來,父母會更幸福一些。他回答說:“可能吧,老人家年紀大了,聽一些溫馨的話會更幸福。”
  對於上述問題,李娭毑表示可以理解。她的女兒現在在美國工作,每次通電話時,女兒都是讓她照顧好自己,註意身體,從未直接說感謝的話。“孩子大了,說這些話也不好意思了。”不過,她說如果女兒直接表達出來,她會很開心,“其實老人家偶爾也可以‘肉麻’一下。”
  專家建議
  把感恩說出來,對方會更溫暖
  長沙市心理學會秘書長劉正華說,在一個文明的社會,知道感謝、懷有一顆感恩之心是很必要的,可促進社會各成員、群體之間的關係相處融洽、協調,促進人與人之間互相尊重、信任、幫助。
  我國自古就有“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”的優良傳統,感恩文化源遠流長。不過,常言道“大恩不言謝”,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人不善於表達感激,而更願用行動來表示。
  “其實,言語的表達同樣很重要,應該學會把感恩表達出來。”劉正華說,很多人可能善於用言語對陌生人或關係不是特別緊密的人表示感謝,但對關係緊密的人反而不善於表達。這並不代表沒有感恩之心,而是雙方在日常頻繁的相處中,已經習慣忽略“表達感恩”這一部分。他建議,大家可以找一些類似於“感恩節”的恰當時機,把感恩說出來,對方可能因此感覺更加溫暖、更加幸福。  (原標題:八成市民最想謝爹媽感恩在心卻難說出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y09aywfe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